2018年教學專題 | |||
一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輔導 | |||
1 | 曾文鴻 張舉忠 |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宣言和行動綱(不忘初心牢記使命,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好未來) | 新 |
2 | 王欣堂 李 妮 |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| 新 |
3 | 蔣擁軍 吳述裕 |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| 新 |
4 | 李成實 陳 杰 |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 | 新 |
5 | 曾 星 李 莉 | 貫徹新發展理念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| 新 |
6 | 曾 丹 張西道 | 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,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| 新 |
7 | 張文敏 楊婧瑜 | 堅定文化自信,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| 新 |
8 | 李紅彬 鄭 洪 |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,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| 新 |
9 | 黃澤海 唐宇翔 | 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,建設美麗中國 | 新 |
10 | 劉小蘭 | 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| 新 |
11 | 曾慶美 廖丙紅 | 全面從嚴治黨,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 | 新 |
12 | 許順松 | 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| 新 |
13 | 陳 杰 |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| 新 |
14 | 王清華 | 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| 新 |
15 | 黃澤海 |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 | 新 |
16 | 李 莉 |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| 新 |
17 | 唐宇翔 | 著力“三農問題”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| 新 |
18 | 肖建義 | 著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推動質量、效率、動力變革 | 新 |
19 | 夏 雨 | 深化監察體制改革,健全國家監督體系 | 新 |
20 | 劉小蘭 | 新時代,全面依法治國新發展 | 新 |
21 | 張文敏 廖邦標 | 全面增強執政本領,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 | 新 |
22 | 曾 星 | 習近平的話語風格及實踐引領 | |
|
|||
二、經典原著導讀與理想信念教育 | |||
23 | 余靈芝 | 《共產黨宣言》導讀 | |
24 | 許順松 曾 星 | 資本論的偉大生命力——馬克思《資本論》導讀 | |
25 | 韓 旭 | 科學世界觀的經典讀本——恩格斯《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》導讀 | |
26 | 王清華 | 科學國家觀的理論闡釋——列寧《國家與革命》導讀 | 新 |
27 | 《新民主主義論》導讀 | 新 | |
28 | 曾文鴻 | 實踐的智慧——毛澤東《實踐論》導讀 | |
29 | 李成實 | 思維的法則——毛澤東《矛盾論》導讀 | |
30 | 楊婧瑜 | 駕馭矛盾的藝術——毛澤東《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》導讀 | |
31 | 文 斌 | 劉少奇的《論共產黨員的修養》 | |
32 | 余靈芝 | 《黨委會的工作方法》導讀 | |
33 | 李成實 | 社會主義五百年的歷史啟示 | |
34 | 曾慶美 | 夯實理想信念宗旨根基,不斷增強黨員干部政治定力 | 新 |
35 | 吳述裕 楊婧瑜 | 堅持“四個自信”之一:增強道路自信,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| |
36 | 韓 旭 | 堅持“四個自信”之二:堅定理論自信,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| 新 |
37 | 許順松 | 堅持“四個自信”之三:堅持制度自信,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| 新 |
38 | 張文敏 | 牢固樹立“四個意識” 堅決維護中央權威 | 新 |
|
|||
三、黨史國史國情及優良傳統教育 | |||
39 | 新中國與中國“站起來” | 建議采用“項目制教學” | |
40 | 改革開放與中國“富起來” | ||
41 | 新時代與中國“強起來” | ||
42 | 文 斌 | 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和歷史經驗 | |
43 | 廖丙紅 | 傳承和弘揚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 | |
44 | 張文敏 | 傳統文化核心精神與當代價值 | |
45 | 趙海鷗 | 毛澤東思想方法體系的當代價值 | |
46 | 李 妮 | 毛澤東與延安整風運動 | |
47 | 廖邦標、楊婧瑜 | 新時代統一戰線的理論與實踐(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) | 新 |
48 | 大慶與“鐵人”精神 | 影視資料 | |
49 | 紅旗渠與創業精神 | ||
50 | 焦裕祿精神 | ||
51 | 雷鋒精神 | ||
52 | 馬列教研部 | “小會議”開啟“大轉折” | 建議另取專題名稱 |
53 | 法學教研部 | 雪百年恥辱,挺起中華民族的脊梁 | |
54 | 黨史黨建教研部 | 三次辭帥的粟裕大將 | |
55 | 科技教研部 | 一粒種子從懷化走向世界 | |
56 | 公共管理教研部 | 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者 | |
57 | 經濟學教研部 | 滕代遠精神 | |
|
|||
四、黨章黨紀黨規和黨的重大決定決策部署學習 | |||
58 | 文 斌 余靈芝 | 十九大《黨章》的主要修改內容及解讀 | 新 |
59 | 任書東 曾慶美 | 《新形式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》解讀 | |
60 | 廖丙紅 | 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》解讀 | |
61 | 蔣擁軍 | 《黨內監督條例》《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》解讀 | |
62 | 《中國共產黨黨務公開條例(試行)》解讀 | 新 | |
63 | 《中國共產黨黨和國家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》解讀 | 新 | |
64 | 李 莉 | 提質增效轉動力----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 | 新 |
65 | 黃貽修 | 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 | 新 |
|
|||
五、道德品行和反腐倡廉教育 | |||
66 | 張舉忠 | 鑄魂修德三部曲--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| |
67 | 羅忠桓 | 廉潔從政、自覺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| |
68 | 曾文鴻 | 廉潔修身、自覺提升領導干部思想道德境界 | |
69 | 曾文鴻 吳述裕 | 廉潔齊家,自覺樹立領導干部良好家風 | |
70 | 廖丙紅 | 治黨方略的“良藥”和“武器”——批評和自我批評 | |
71 | 張西道 | 增強法律意識 預防職務犯罪 | |
|
|||
六、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| |||
72 | 李紅彬 | 科學把握中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| |
73 | 韓 旭 | 領導干部要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看家本領 | |
74 | 羅忠桓 | 推進地方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| |
75 | 劉惠群 肖建義 | 全面深化財政體制改革,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| |
76 | 杜 平 | 構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 | |
77 | 突發公共事件的應對與處理 | 外請 | |
78 | 領導干部如何應對媒體 | 外請 | |
79 | 張靈敏 | 經典管理定律的當代價值 | |
80 | 肖建義 | 大數據時代管理新思維 | 新 |
81 | 曾 星 | 走新時代創新之路 建設創新型國家 | 新 |
82 | 諶小永 | 公務禮儀與公務員形象塑造 | |
83 | 余靈芝 | 站穩人民立場,做新時代的好干部 | 新 |
84 | 曾 丹 | 提高領導干部法治思維能力 | |
85 | 夏 雨 | 加強憲法的實施與監督 維護憲法權威 | 新 |
86 | 張西道 | 貫徹依法治國理念,全面推進法治懷化建設 | |
|
|||
七、“一極兩帶”戰略與懷化經濟社會發展 | |||
87 | 趙海鷗 黃貽修 劉惠群 |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,助力推進“一極兩帶”建設 | 新 |
88 | 劉小蘭 | “一帶一路”建設及懷化的作為 | 新 |
89 | 曾 星 唐宇翔 鄭洪 | 著力推進鶴中洪芷城鎮群建設 | 新 |
90 | 劉 云 | 著力推進懷化商貿物流業 | 新 |
91 | 黃澤海 | 著力推進懷化生態文化旅游產業 | 新 |
92 | 劉惠群 | 著力推進懷化醫藥康養產業 | 新 |
93 | 著力推進懷化綠色食品產業 | 新 | |
94 | 趙海鷗 | “書的故鄉,中國故事的源頭”--懷化旅游開發文化構架 | 新 |
95 | 曾 星 | 著力園區大發展,助推新型工業化 |